故事介紹
在一個充滿幻想的世界裡,冒險者來到公會完成委託,一個沒有經驗的女神官成為冒險者後,加入團隊進行首次冒險,但就在討伐哥布林的任務中團隊陷入了危機。在同伴被哥布林突然襲擊之後,整支隊伍因而殲滅。這時,絕望的女神官被一個名叫「哥布林殺手」的人拯救,這個人稱「哥布林殺手」的男子唯一目的就是消滅小鬼(哥布林),公會的櫃檯小姐感激他幫忙,兒時玩伴的牧牛妹等候他。一名森人少女、礦人道士和蜥蜴僧侶聽聞他的事蹟,也特來委託任務,並成為五人合作的團隊,一同加入了剿滅哥布林的行列。
看完《哥布林殺手》動畫後,不禁產生這樣的疑問 - 現實世界的哥布林存在嗎? 答案無疑是否定的。 但是,深入思考的話,某些人好像其實就跟哥布林無異? 於是在下就從"現實世界的哥布林"開始了推想 以下發表《哥布林殺手》的觀後心得。
「對敵人仁慈就是對自己殘忍。」
第12集片段中,無知的冒險者因為偽善的同情心和高傲的虛榮心,放過苦苦求饒的哥布林幼孩,幼孩抓到冒險者轉身的空隙,毫不留情地將其撲身後反殺,不斷地蹂躪冒險者屍體的過程中,幼孩加深了對冒險者的仇恨,堅定了復仇的決心。
之後,幼孩不斷地侵略亞人村落,燒殺擄掠,不放過任何凌辱的機會,一次次的踐踏帶來了一次次成長,最後,他終於靠著計謀殺掉了冒險者,成為了哥布林王,這一次,他終於靠自己的力量,殺死了曾破壞他的一切冒險者,如果他曾誓言過,內容恐怕是「要摧毀亞人的所有一切。」
然而,某位不被諸神注意的平凡冒險者,他沒有拯救世界的偉大抱負,僅有一個簡單的目標-「剷除世上所有的哥布林」。自稱「哥布林殺手」的他,面對流著鱷魚眼淚的哥布林王,不留一絲感情,舉起手中的銀色刀刃,斬向虛情假意的哥布林王,劃破了其幼孩時期的陰險身影,哥布林王咽氣一聲,如果他臨死前有任何想法,恐怕是抱怨: 「要是方才那個亞人神官,像曾經被他成功欺騙過的冒險者一樣就好了,我就可以好好地把玩妳,把你當作生育的容器,再次打造屬於我的軍隊,再一次捲土重來。」但是,哥布林王再也無法稱心如意了,因為,戴著全罩式頭盔的哥布林殺手,將會斬除世上所有的哥布林。
「我不會拯救世界,但我會殺了小鬼。」
-----------------------------------------------------------------------------------------------------------------------------
虛偽的同情心
私自認為歷史典故中,不難發現許多人因為虛偽的同情,在形勢對自己有利的情況下卻輸給了對手,就像當初放走了幼時哥布林王的冒險者一樣,給了對方喘息的機會,以至於讓自己情勢急轉直下,由於他的心慈手軟,讓而後許多人遭到哥布林王的蹂躪。要是那時天真的冒險者像哥殺般知曉哥布林的陰險狡詐,就不會有更多無辜的人慘遭欺凌殺害。
如果項羽在鴻門宴狠下心除掉劉邦,就不會因而失去天下;如果一戰的一位英國士兵,扣下了槍下瞄準的一位負傷德國士兵的板機,該位負傷的德國士兵(希特勒)就不會打造出一座座集中營,並在二戰中殘害了數百萬人。
每個人都會有同情心,這可以理解,但是在競爭的時候,對敵人的仁慈就是對自己的殘忍,人心難測,對於那些壞人,我們不能姑息遷就。如果你在與她們的爭鬥過程中,出於仁慈或是想要和解而半途縮手,不僅會使你功虧一簣,而且會讓你的敵人更加的憤恨,更加堅定跟你作對的決心,他們終有一天會報復你。
或許目前他們會表現的極為友善,然而這只是因為他們處於劣勢,一旦他們找到翻身的機會,就是你失敗的時候。對敵人的仁慈,就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
幫助人也是要看人的,有一種人是會感恩圖報的人(如同哥殺的同伴);另一種人是會忘恩負義的(如同陰險狡詐的哥布林)。要會看人,而不是亂用愛心,枉做一位爛好人,同情別人而造成自己利益的損失,自己吃虧而對方也不會感恩,這是愚蠢的行為。
社會是現實而殘酷的,人不為己是天誅地滅的,要幫人之前,要思考,謹慎而行,而面對敵人不要手下留情,落井要下石,斬草要除根,要徹底殲滅你的敵人。
斬草要除根
現實世界的哥布林
在承平時代,是不可能有像動畫裡類似哥布林的邪惡生物出現。然而,拙者認為,哥布林是真實存在的,他們是混入人類社會中,披著人皮的哥布林。
「殺人犯不是怪物,他們也是人。而這正是他們最令人畏懼之處。」
-艾莉絲·希柏德
真實世界裡沒有人是非黑即白、沒有人是完全的好人和絕對的壞人,每個人內心都存在黑白兩塊,有時偏向白色,有時偏向黑色,沒有人是全白或全黑。因此,如何分辨出社會中對自己來說的哥布林,就至關重要,如同動畫裡的一段描述-在哥殺眼中,哥布林就是哥布林;但在哥布林眼中,哥殺才是他們的哥布林。哪些人是自己的哥布林,哪些人是自己的同伴,如何在人與人的相處中選擇判斷就是關鍵,然而要如何辨別哪些人是披著人皮的哥布林呢?
歸類的藝術:希臘三哲人-亞里斯多德
希臘三哲人之一的亞里斯多德,表示人類辨別事物的方法,是運用其天生賦與的理性,將感官所認知的各種現實事物,加以分門別類,因而產生不同事物的概念,進而形塑出自己的想法。舉個例子,我們是如何認得一條狗,首先可以說狗是一個生物,更次類別地說,是一隻動物,再具體一點,是一隻脊椎動物,更具體地說,是一隻長著毛、有著四條腿在地上走的脊椎動物,更精確地說,是體型略比貓大、會旺旺叫的脊椎動物。分門別類完後,我們在腦中就能想像出狗的形式,進而得出狗是什麼類型、有著什麼樣行為的生物,而進一步認知狗是什麼樣的生物,更進一步產生了人對該生物的想法,是故,將狗分類為是隻旺旺叫的生物後,某些人才會產生狗是條旺旺叫的可愛寵物,或是隻吼吼叫的可怕畜生的迥異想法。
所以,把所有東西徹底整理、分類,讓萬物都各有其所屬的類目和次類目,我們就能完全依靠個人的理性,推論出世上各種事物的形式,從而有了自己的想法。
因此,人只要以自己方法將每個人加以分類、整理,或許再加上個人經驗,即能得出一個人對其他人的看法與評價。所以,對有些人來說,有人是他們的敵人,是他們的哥布林,而對另一些人來說,有人卻是他們的同伴。 現實是錯綜複雜的,不像動畫裡的單一二分法,而如何分辨出誰是自己的哥布林、誰是自己的同伴,或許是需要經年累月的經驗,就像哥殺也是想了許久才得到剿滅哥布林的各種計策。不同的世界,卻是相同的挑戰。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
想當然爾,
思考過後誰是自己的哥布林後,我們不可能像哥殺那樣手起刀落並數著砍了幾隻。我們必須跟偽哥布林和平相處,揣摩如何用不讓他掛掉的方法擊敗他。但要是一時同情並幫助偽哥布林,就是助紂為虐,偽哥布林會不知感恩地反燒你全家,要像哥殺般不留一絲同情心地斬殺,便能完全除盡哥布林。
「原諒他們是上帝的事情,而我的任務是送他們去見上帝。」
盡量"溫柔地"送他們去見上帝,想必哥殺也會認同這句話吧。
-----------------------------------------------------------------------------------------------------------------------------
值得信任的同伴
運用希臘哲人亞里斯多德的智慧,歸類完誰是披著人皮的哥布林後,就開始刷單機單打獨鬥的生活了嗎? 實則不然,就算是無敵的哥布林殺手,面對排山倒海的小鬼,也有倒下來的一天,深知只憑自己無法消滅成群結隊的哥布林,因此,在傾巢而出的哥布林即將侵略青梅竹馬的農莊前,哥殺也不得不請求公會的人和同伴們(和嗜錢如命的傭兵)的幫助,與他們共同抵禦小鬼的入侵,在他們的協助下打倒一個人無法擊敗的對手。
所以,在現實生活中,尋得值得信任的同伴,一同除盡現實生活中的哥布林,是很重要的,不然,哥布林殺手也無法僅憑自己的力量守護自己家裡的那片農莊。
同樣地,與如何在現實生活中辨別哥布林相同,要尋得值得信任的同伴不是件簡單的事,或許需要長年累月時間和無數次的經驗後,才能找到對彼此而言都是值得信任的同伴。
短短的幾集動畫或許體會不出來,哥殺也是在公會裡默默耕耘了數年,同時待人不錯、風評不差,所以,當哥殺意外地向銀等級的槍使和其他公會成員提出請求(加上櫃台姊的金錢誘惑但實則是一場坑人騙局),公會的人才看在哥殺的面子上與其對公會的付出(加上金錢誘惑),才願意協助哥殺。 如果哥殺只是像之前那樣默默地在公佈欄上貼上任務啟事,或是槍使沒有故意故弄玄虛並帶起風向,也許就不會有那麼多人支持哥殺了吧。
結論
於是,分類完之後,要找到自己值得信任的同伴,和辨別誰是自己的哥布林,一找到哥布林後,要斬草除根,不對敵人仁慈,就是不對自己殘忍。不要有虛偽的同情心而在優勢中放走哥布林,並天真地認為他們會投桃報李,那機率可是非常低的,要根除哥布林,才能鞏固既有的同伴,讓心中的那片莊園免於遭受玷汙。
總而言之,這是我在「哥布林殺手」這部動漫中學到的東西,不知道作者蝸牛くも當初是否有此意,卻意境十足地給了我這般啟示,畢竟就如某位網友所述:
「看完(動漫)之後要從中獲得些什麼,藉由一次次的自省與學習,讓自己也與各個故事中的角色一樣有所成長。而不是看過就忘,或是自己有所成見的給予框架,限制了可能性。」
另外,哥殺的做法也值得參考:
「做事要嚴謹,萬事執行前要多思考,想像力是擁有可能性的!千萬別讓你的口袋裡空空如也! 沒有備案的做事風格是很危險的,柔軟的身段與良好的人際關係會在你真的沒有辦法時救你一命!」
感謝該位網友兩句的金玉良言,私自認為講得很有道理。
不難得知作者為這部作品投入了相當大的心力,相信各位大大也能看出這是部不錯的作品,即使不是史詩級般的大作,卻是刻骨銘心的神作。 期待後續~
Comenta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