殼中少女壓縮,是2010年推出的反烏托邦科幻作品,描述未來時代一位雛妓的故事。整部作品充斥著性、暴力與變態心理,角色們在社會縫隙裡尋找存在的證明與活下去的意義。某種程度上,本作可以視為攻殼機動隊與Psycho-Pass的綜合體,其中混雜了不少這兩部作品的元素(Psycho-Pass是比較晚的作品)。
本作其中一個主軸,是對於未來社會裡自由意志價值的描繪:規範的生效需以自由意志的認同為前提,所有的鼓勵與限制僅只是外境對自我意志的建議。這樣的設定在現代社會看來是相當先進的,雖然我們能認知到如此的主張有施行上的困難,但殼中少女似乎想透過架空世界演示給世人看。
本作對於自由意志價值的推崇是可以理解的。當記憶能被自己抽取、儲存、修改之時,建構自我意識的依據便顯得脆弱不堪,今天的你和明天的你可能是共用同一個肉身容器的兩個你,這種不定性自然難以形成穩定的人格。這樣的設定和攻殼機動隊類似,但聚焦的點不同。攻殼機動隊裡的「我」分為三層:靈魂、自我意識與肉體。肉體是靈魂的容器,而自我意識則是靈魂與肉體接收的刺激相互對話後的衍生品。由於肉體可以替換、自我意識會被他人入侵、修改,故靈魂才是自我的本質。然而,每個人的本質在抽離肉體與自我意識之後,便再也沒有分別你我他的標準,故人類的靈魂是作為一個整體而存在,無邊無際、無思無念,所謂的「我」僅只是一瞬間的火花,即生即滅。殼中少女壓縮裡的「我」亦分為三層:自由意志、記憶與肉體,後二者形同電子檔案與電腦的關係。
在這樣的社會裡,快樂和娛樂仰賴藥物的催生、追求幸福與肉體歡愉畫上等號,精神的空虛似乎成了社會的通病。在膚淺的感官世界裡,「自我」的存在,只能在追求幸福與修改記憶當下,透過自由意志的選擇獲得證明。「選擇」本身,即自我的存在。總的來說,攻殼機動隊的「自我」是比較消極被動的,其設定偏向宗教性的探討,而殼中少女壓縮裡的「自我」,則具備較強的主體性與能動性,偏向世俗性的刻劃。
本作另一個直得注目的亮點,是對於未來時代法庭的描繪。在法庭上被審判者站在電子屏幕前受審,針對每個問題能選擇Yes、No、Silence或者寫字,其選項會在大螢幕上顯示。審判過程交雜著嚴肅與沉默,相當具有張力。有趣的是,證據一條一條被拿來詢問被害者是否為真,而詢問的過程無疑是對受害者的再次傷害。究竟該明確回答並承受二度傷害,亦或保持沉默並接受可能的不利判決結果,實為情理間的兩難。在這種顧此失彼的矛盾環境中,法庭還能作為正義的場所嗎?
殼中少女壓縮是一部優秀的作品,雖然許多元素都與其他動畫有所重複,但不無新意。本作具有相當的社會啟示性,氣氛經營也可圈可點,然而劇情安排實在進展過快。尤其是本作後半,女主角在掌握強大兵器後,突然從一個連自己是誰都沒把握的脆弱少女,轉變為一個徹底壞掉的殘虐復仇者,看到這裡筆者不得不說,導演你好歹也潤飾一下
「權力使人腐敗,力量使人黑化。」
關於小說部分:為什麼是我?──在賭博師榭爾的殘忍設計下,雛妓芭洛特被爆炸火焰所吞蝕。 垂死的她被鼠型萬能武器烏夫庫克所拯救,也因此得到了高度電子干擾能力。 再次重生的芭洛特想追查榭爾的犯罪行為, 但是敵方的負責官卻阻擋在她面前, 他也是過去濫用烏夫庫克,幹盡殺戮之事的男人…… 宛如子彈般激情爆發的三部曲系列作品啟動!
殼中少女是第24屆日本SF大獎的得獎作品,是具有cyberpunk風格的科幻小說。 「死了還比較好。」 這是《壓縮》開頭的第一句話。 「我不想死。」 這是《燃燒》開頭的第一句話。 「我要活下去。」 這是《排氣》開頭的第一句話。 若是撇開故事中的科幻成份、槍戰場面以及精采刺激的賭博對決, 毫無疑問我們可以把《殼中少女》視為芭洛特破殼而出的成長故事。 小說中也包含了豐富的科幻元素, 例如近未來的科技描寫、駭客技術、生化人工程等等。 很容易就讓人聯想到《攻殼機動隊》、《銃夢》、《潰雪》。
芭洛特一開始認為自己沒有活下去價值,沒有力量、沒有夥伴, 又有接近瘋狂、失功能的家庭,傷害自己的父親,再加上身為雛妓的事實。 芭洛特是社會中被疏離、不被關懷,總是被誤解的族群。 因此芭洛特內心充滿著虛無,渴望著愛,無論那是何種扭曲的形式的愛。 賭博師榭爾設下的炸彈陷阱殺害,讓芭洛特的人生瞬間跌入谷底,接近死亡。 全身將近98%的皮膚受到嚴重灼傷,聲帶幾乎全毀。 隨後芭洛特接受了因應緊急狀態的科技Scramble-O9的人工皮膚手術, 獲得了電子干擾的能力,可以自由操作電子儀器以及驚人的空間辨識能力。
Scramble-O9的專任事件負責官,伊斯特博士與萬能老鼠烏夫庫克, 希望芭洛特能夠協助他們,在法院上作證榭爾的不法行為。 躲在殼中的雛鳥芭洛特和猶豫不決的老鼠烏夫庫克成為一拍集合的搭檔。 互相幫助,彼此信任,一起作戰。 「為什麼是我?」、「為什麼會是我?」 這是許多受害者心裡都會閃過的句子,而且是芭洛特在故事中不斷自問的問題。 芭洛特是受害者,過去一直都是。 但是現在她接受了Scramble-O9,有了高度電子干擾的能力, 而且她還有烏夫庫克,萬能老鼠型武器。 她有了強大的力量,沒有人可以傷害她,她這麼想著。 絞肉眼、肥肉矛、全熟鹹濕手、半熟指、生髮這些扭曲的人們儘管有著壓倒性的戰鬥力。 可是面對擁有電子干擾能力的芭洛特和烏夫庫克,根本就不是他們一人一鼠的對手。 電子戰、情報戰、射擊能力的優勢全在芭洛特手上。 戰況一面倒,芭洛特的內心也產生了某種變化。 芭洛特開始享受起戰鬥,依照自己的意願盡情傷害敵人。 因為芭洛特此時不是受害者,她感受到傷害他人的喜悅,她可以主宰別人的生死。
芭洛特並沒有注意到,自己從被害人轉變成加害人,陶醉在自己強大的力量。 也沒有注意到自己正在「濫用」著烏夫庫克。 烏夫庫克的前任搭檔──鮑伊德出現了,對芭洛特展開驚人的攻擊。 鮑伊德過去曾經「濫用」過烏夫庫克, 鮑伊德也接受過Scramble-O9,有著擬似重力的能力,還有凌厲的攻勢。 芭洛特就像看著鏡象的自己一樣。 一樣接受過Scramble-O9。 一樣是烏夫庫克的夥伴。 一樣「濫用」過烏夫庫克。 宛如自己的黑暗面一樣。 因為芭洛特的「濫用」,烏夫庫克抗拒著芭洛特, 烏夫庫克全身流著血並且感到痛楚。 芭洛特在「濫用」力量著攻擊敵人的同時,也深深傷害了自己信任的同伴。 再這樣下去烏夫庫克會死。 自己傷害了同伴,傷害了那隻願意關心自己的金色老鼠。 然後感到深深的後悔,芭洛特知道被傷害的痛苦,尤其是被信任的人傷害的痛苦。 芭洛特不認為烏夫庫克是武器,他更是自己的朋友。 這點就是芭洛特與鮑伊德最大的不同。 同時這也是烏夫庫克願意繼續幫助芭洛特的理由,願意陪伴著她和她一起戰鬥,。 芭洛特與烏夫庫克的羈絆逐漸加深,烏夫庫克一直在芭洛特身旁守護著她。 金色老鼠一直體貼的守護著芭洛特、陪伴著她。 毫無疑問,這是烏夫庫克的溫柔,說是愛也不為過。 雛鳥破殼而出需要勇氣,過程中充滿了掙扎與痛苦,更要直視自己心中的黑暗。 如此才能破殼而出,發現新的自我。 芭洛特尋求著自我、活著的理由,烏夫庫克追求存在的價值,鮑伊德想填滿內心的虛無。 第一集《壓縮》散發著壓抑、抑鬱和虛無的氣氛, 接著《燃燒》故事逐漸加溫,芭洛特心態漸漸轉變,決定面對自己破殼而出。 到《排氣》的時候,芭洛特面對自己的內心,勇敢的用21點與輪盤戰鬥。 原本灰暗的故事開始染上了色彩,有了自己的溫度。 金屬味火藥味慢慢散去,剩下滿滿激情、興奮與溫暖。 讀到這裡我才了解,原來成長就是這麼一回事。 不歷經痛苦、掙扎是無法破殼而出改變自己的。
承襲著冲方丁喜歡在角色姓名上下功夫,以及引用神話典故的習慣, 殼中少女當然也有,不過精巧許多。 芭洛特(Balot)的姓名具有殼中的雛鳥的涵義,也就是鴨仔蛋,這無須多提。 蛋象徵生命的復活,芭洛特在經過炸彈燒傷之後,可以說是獲得新生。 打破自己內心的硬殼,破殼而出又有著重生的含意。 烏夫庫克(Oeufcoque)則是法文中的蛋殼,功用是保護殼中的雛鳥不受到傷害。 金色老鼠的外觀,我個人推測是印度神話象神的坐騎,代表謙遜、慈悲、智慧。 這難道還不夠明白?烏夫庫克顯然是芭洛特的守護者。 伊斯特(Easter)是復活節的意思。 說到復活節就會想到彩蛋,毫無疑問彩蛋就是暗指芭洛特。 鮑伊德(Boiled)則有煮沸、沸騰的意思,是料理鴨仔蛋的方法。 榭爾(Shell)是硬殼的意思,代表芭洛特必須突破的障礙。 殼中少女可以說是冲方丁往後創作的《特甲少女》的原型骨幹, 殼中少女中有的元素,都可以在特甲少女中找到,甚至更加暴力、更具有娛樂性。
從電子戰、情報戰、槍械、到恐怖主義、扭曲的價值觀等都有涵蓋。 不過殼中少女最迷人的地方除了芭洛特和烏夫庫克兩人的成長羈絆, 就是對於賭博的詳盡描寫。 在此之前我從來就不知道賭21點、賭輪盤可以這麼熱血,劇情張力可以這麼高。 緊繃到甚至讓人喘不過去,難怪冲方丁寫到這部份會寫到吐。 讀到這部份一直讓我聯想到《瞞天過海》,實在是非常爽快
Comentários